离的处理模式,不仅工作量减小,适用范围广而且对于控制环境污染效果也较显著。不足之处就是采用双列外清粪式模式的地面利用率不如内清粪式高,也比内清粪式增加了一排铁栏杆,增加了工程造价;舍外还需设置运粪通道,增加一些占地面积。但从资源利用化方面来说,此种干清粪方式可以使粪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安徽省山区周边种植业的发展。212雨污分离工艺
在安徽,雨水季节季节比较多,雨水不需要经过处理就可直接流入江海,所以为了减少污水的处理量,采用有效措施保障雨水不和畜禽尿液以及冲洗畜舍的污水混合是最直接的办法。这就要求污水沟和雨水接水槽分开,建造畜舍时将屋檐加长到50cm,杜绝雨水进入污水沟,将雨水通过檐沟引入接水槽而不流入污水沟5;或者污水沟设置在畜舍内,室外污水沟封闭加盖。这种模式是用在粪尿分离以后,因此可以搭配干清粪工艺会使处理效果更佳。存在的问题就是设计畜舍时多一步流程,占地稍多一些。
2
f22资源化模式221粪污沼气工艺
沼气是一种非常廉价且又极其环保的清洁能源。在未来的能源生产中,沼气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生产沼气的同时,利用和处理了大量养殖粪便和生活垃圾。沼气可用于养殖场的职工生活用能、仔猪保温、发电等,其产生的热量还可以用于周边大棚蔬菜的保温,沼渣作为肥料出售给周边农林种植业者,实现了“粪污沼气蔬菜农林”的结合。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沼气工艺为湿法发酵工艺,一般发酵浓度在6~8,采用中温发酵,温度控制在35~38℃6。但是人为制造适合沼气湿法发酵的原料,会产生大量沼液,若没有足够的土地消纳,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近年来,我国沼气技术研究的热点在于干式厌氧发酵技术。这种工艺就是将发酵原料鲜粪便采用装载机集中收集,经预处理快速预热,混合器预热、搅拌、接种后,由螺杆泵将料液泵入干式厌氧发酵反应器。本技术可以适用于各种来源的固体有机废弃物原料,运行费用低、容积产气率高、发酵过程无需添加新鲜水,沼液产量小或无沼液产生,运行过程稳定,无湿法工艺中的浮渣、沉淀等问题。沼气处理工艺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局限性。首先,沼气工程需要营造厌氧环境,要有固定的发酵池、贮气设施、管道等,投资明显增加。据调查,一个存栏万头猪场的沼气工程投资约100万元左右,每年运行费用达5万元。其次,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该项技术还存在着不少缺陷,许多沼气池并不能正常运行。究其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