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法,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和事理,来教育人们为什么要树立荣辱观?树立什么样的荣辱观?怎样树立荣辱观?社会的变迁对荣辱观的树立有何影响?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有什么迫切性和重要性?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与探索。只有树立和弘扬了正确的荣辱观,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明辨是与非、
f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才能有所鉴别、有所扬弃。第二,要抓住重点人群率先进行示范教育和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全民族、全社会的事,既要抓全面,又要抓重点。重点人群应当是各级领导干部、宣传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因为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是人们效仿的对象。人们常说的上行下效就是这个意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用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对照检查自己,扪心自问哪些是应该做的,今后怎样做得更好?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今后应当怎样改正?总之,要有自知之明。宣传教育工作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也是为人师表的楷模和荣辱观的践行者。通过他们的理论指导、舆论引导和身体力行,就会淋漓尽致地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到位、教育到位、落实到位。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当着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接受新生事物较快;但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由于年纪较轻,阅历较浅,对社会上的复杂现象往往认识模糊,有时也会受不健康的思想影响,甚至是受坏人的蛊惑和教唆,分不清荣辱和羞耻,有的甚至会做出不合情理和违法乱纪的事来。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和社会,要有世界眼光、全局思想,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要有方法和策略,
f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攻坚克难,采取理论探索、示范引导、典型开路、激励鞭策、问题研究、说服教育、警示告诫等方式方法,逐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第三,要让不良现象和行为的“影子”逐步消失。要切实扭转那种好人受冤枉气、坏人偷着乐和做好事遭白眼、做坏事没人管的“怪圈”。随着正确的荣辱观的逐步树立和社会风气的逐步好转,优秀的、先进的、有益的理念、思潮和言行会得到延伸和拓展,而那些落后的、颓废的、庸俗的观念、习惯和做法会得到抑制和抛弃。尤其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党的政治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声张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