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10分
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按题记分,一共6分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别后重逢时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荀子的《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由琴声想到珠玉声的诗句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2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2分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庄子说:“万物与我为一。”在道家那里,真正有一种澄心观物的超越的态度,①物与我、人与自然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②儒家凸显主体我的地位,③在儒家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单向的④道家则是淡化主体我的地位,在道家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另一种是无我意境。道家贵无,在他们看来,既无本体,也无主体既无物,又无我。⑤在艺术中,⑥衍生出无我意境来了。陈来先生说,庄子、陶渊明体现了无我之境。蔡报文先生也说:“‘无我之境’就是‘庄学之意境’。”此类意境属老生常谈,故不举例。总之,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山水诗、玄言诗、山水画中亦多有道家意境。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D2分A阁下亲自莅临指导,我倍感尊贵。B小明,要多向老师同学不耻下问,这样学习才能提高。C老李,家母古稀之庆,我特来恭贺D张兄,奉上拙著一本,敬请斧正。二阅读与鉴赏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7分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南桥
f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近年社会关注不少。这些孩子父母远游,其教育“营养不良”。城市中产家庭的儿童,则存在教育“营养过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家教和保姆组成的庞大阵营,带着浓厚的焦虑和期待,如同大山一样压在孩子身上,童年就这样压碎了。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世界性。泰迪韦恩在《纽约时报国际生活》中称,现在有不少夫妻不愿意要孩子,其中原因之一是养育负担太大。有的家长特别害怕被拉入其他妈妈的团体,害怕游乐场和日托中心的交际,以及那些没完没了的活动和课程如今这些活动和课程是中上层阶级养育子女的常规内容。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必须陷入这种疯狂呢其实过了头的养育,才是今日教育焦虑的一大根源。
②儿童发展研究者曾提出“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