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英汉翻译中的词语空缺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作者:汪文秋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24期
【摘
要】词汇空缺是翻译过程中最棘手的一种文化障碍。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与共性并存
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多为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真空所在。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了产生词汇空缺的各种原因力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处理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词语空缺;翻译;形成原因1英汉翻译中的词语空缺现象英汉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就存在着差异。词汇承载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的积淀,在成功的交际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汉语言都有各自的一些特有文化现象专用名词,这些特有文化现象专用名词在其他语言里很难找到相应的对等词或契合词,这种现象往往被称之为“词汇空缺”。语言之间这种词汇空缺是一种自然现象,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空缺。词汇空缺可以分布在词汇的各个方面上。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干地支、阴阳八卦、农历节气、中医术语等在译成英语时,由于西方文化中也没有对应或对等的词语,在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采用音译或释义的方法进行翻译,如将“阴”“阳”分别译为yi
ya
g等等。这类词语的英译难度很大,因为在英语中无法找到相应的对等词。同样,产生于美国60年代的hippie由于它是美国文化的独特产物,在汉语中也无与之对等的词语,只能将其音译为“嬉皮士”。再如karaoke在中国传统词汇中无与之对等的词汇,因而无法用准确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只能采用音译的办法,同时借用英文字母译为“卡拉ok”。而这两种说法却为英语所特有,在汉语中则存在着空缺。译者的工作完全是全新的和创造性的。因此,在汉英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时,译者必须设法处理这种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词汇空缺问题,才能达到语言转换及文化交流的目的。2造成词语空缺的原因2.1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的差异引起了词汇空缺语言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等社会实践中的产物,特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生产方式决定了某一民族语言的独特性。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就可能出现空缺。比如在英国,竹子不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植物,因此,在语言中就缺乏这方面的原始词汇。汉语中的“笋”子只能翻译成“bambooshoot”。又比如“salad”这种凉拌蔬菜来自法国,英国人最先没这道菜,言语中也不存在这个词,因此,只好从法语中原封不动的移植过来。中国自古是个内陆农业国家以牛耕为主。汉文化中对“牛”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