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提高到1400公斤亩,优势区的产量可达到2800万吨。今后几年我国部分果园将陆续进入更新换代时期,预计到2015年,全国需要更新的比例接近20%,全国苹果总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左右,结果面积2400万亩,完成3430万吨的产量,结果树单产平均将达到1430公斤亩(全国平均单产达到1143公斤亩)。目前优势区结果树平均亩产1287公斤,其中山东优势区结果树亩产2115公斤,陕西优势区结果树亩产1487公斤。2.市场占有率。近7年我国苹果出口贸易额年均递增14%,居世界第五位。继续保持贸易额的现有增长速率,到2015年我国苹果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将提高到17%。优势区重点提高特级和一级果的比例,满足出口和国内高档市场的需求。我国苹果浓缩汁的国际市场份额将努力保持稳定在目前的60。3.效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苹果保健营养价值的认知,全球苹果消费呈上升趋势,世界苹果出口量比10年前增长了40%,我国鲜苹果出口价格年均递增率达到217%,浓缩汁出口价格跃上1000
美元吨大关。尽管目前金融危机导致市场消费疲软,生产成本上升限制了农民及企业收益的上升速度,预期未来5年鲜苹果及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仍将保持上升趋势。
(三)竞争力分析1.国际市场竞争力。鲜食苹果方面,FAO统计,据2005年发达国家的苹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5%,但苹果出口占总贸易量的64%,价值占总贸易额的783%。法国、意大利、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均在14%
f以上,是我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我国的主要优势有,产量世界第一的规模优势;周边国家基本不产苹果
的区位优势;物美价廉的成本优势;主产品种规模大、品质好、易于贮藏的资源优势。我国苹果产业的管
理水平不断提高,能满足国际市场要求的果园越来越多。劣势主要是我国苹果内在质量不高,生产规模小、
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差,产品整齐度低,制约了向欧美发达国家的出口。苹果浓缩汁方面,主要竞争对手是波兰、阿根廷、南非、巴西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合计出口量在40~60万吨之间,竞争力相对较
弱。我国的优势是:总体规模大、主要生产企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行业协会协调能力强;出口目标国
家主要是美国、俄罗斯、荷兰、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有一定的价格提升空间。劣势主要是缺乏相对固
定的原料基地,原料供给不稳定;酸度较低,限制了价格提升;过度依赖国际市场。2.国内市场竞争力。鲜食苹果方面,苹果产量占全国水果总量的27%,市场份额大;与其他水果相
比,苹果耐贮性好,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