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发展“2013年农村社会学论坛”综述
2014年03月21日1019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摘要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和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举办的“2013年农村社会学论坛”于2013年7月192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学者重点围绕城镇化与农民工、农村人地关系、农村社会关系、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建设以及农村社会问题、管理、保障与发展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交流。文章对上述议题中有代表性的见解作了简要概括和评述。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社会管理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会问题农村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但在推进过程中也产生了如资源大量消耗、环境矛盾加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经济结构失衡、就业压力巨大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新型问题实现“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在这一背景下2013年7月1921日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和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举办的“2013年农村社会学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举行。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郑杭生先生为论坛做了题为“开创农村社会学研究新局面”的主题报告。他主要从“城市化与农村发展的关系问题”与“中国农村社会学的未来问题”两方面展开认为中国的新型城市化必须靠城市和农村发展“两条腿”走路城市发展需要加强农村发展同样需要加强。对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郑杭生先生提出了3点期望要推动研究范式的创新、要抓“真问题和大问题”以及要增强理论自觉意识。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钟涨宝进一步指出农村研究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无论外籍学者在中国进行社会学的初期传播还是我国老一辈社会学家对社会学本土化的探索其多是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研究而达致的。时至今日探讨中国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依然是时代赋予中国社会学者的主要使命如何在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推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则是当代中国社会学者的一个重要使命。“2013年农村社会学论坛”的主题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发展”与会代表从社会学、管理学、人口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出发对城镇化与农民工、农村人地关系、农村社会关系、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