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国际分工的结果与表现形式。又称“世界贸易”。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该国GDP的比重,反映对外贸易在该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出口贸易依存度与进口贸易依存度贸易条件:指一国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的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之间的比率。总贸易:指以国境为标准来统计的货物的进出口情况专门贸易:指以关境为标准来统计的货物的进出口情况
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产品价格上升,导致该产品使用密集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另一种生产要素实际价格下降。里昂剔夫之谜1953年里昂剔夫利用投入产出表对美国1947年的对外贸易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发现其实际的情况与HO理论的结论相反,即美国作为资本丰富、劳动短缺的国家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产业贸易指同一产业的产品在具有相同或相似生产要素禀赋的国家间进行的贸易或者说一国在同一产品既有出口又有进口重叠需求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
重商主义: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幼稚产业:指该产业的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放任自由竞争则亏损,保护则可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最后竞争力提升。保护、扶植幼稚产业的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带来的利润。对外贸易乘数:出口增加国的有效需求,顺差会对国民收入产生倍数作用,对外贸易乘数的大小取决于一国的边际进口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保护贸易政策: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的市场,使之免受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产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新贸易保护主义:指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普惠制:发达国家对进口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关税或取消关税的一种优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