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与应用为特色的产业链条快速延伸,在信息安全、安防安保、空间生物、节能环保、物联网、新能源、软件、气象工程、特种装备等民用产业领域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
3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水平稳步升级
“十五”以来,全国航空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布局调整迅速,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在全国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较大变化。一般制造业和配套能力逐步向全国扩散,高端研发能力逐步向北京集中,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结构呈现以创新驱动为特点的科技产业化特征,产业总部资源更加集中,高端研发和核心制造能力更加突出,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水平不断提高,对全国产业的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加强。
二存在问题
1产业布局分散,产业聚集度不高
北京市航空航天企业空间布局较分散,企业间的协同协作、专业板块间的融合发展程度一般;产业整体布局缺乏统筹规划,产业聚集度较低,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相对其它产业,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2产业项目规模偏小,标志性工程落户少
f近年来,大型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等航空航天标志性项目在全国布局,落户北京的重大项目单体规模偏小、标志性工程少,行业带动性不足。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基础面临巨大挑战。
3产业辐射作用低,融合带动效应不足
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主体技术优势明显、技术成果丰富,但产学研用环节衔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慢、技术辐射效应发挥有限;与其它民用产业融合发展成效不明显,带动效应不足。
4产业资源共享不足,产业选择受限
航空航天产业存在资源共享困难、军民技术标准互通性不足、技术和人才流动性较差等问题,产业选择受限,造成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链不够完整,关键和基础领域仍存在薄弱环节,产业融合发展能力不足,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发展面临挑战。
三面临形势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二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将航空航天产业列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领域之一,提出航空航天产业要实现集群发展、集约化发展。加快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是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
2建设世界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航空航天产业是建设世界城市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保持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带动首都地区高技术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