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吕映红学习
在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有一位颇受人们尊敬的山村女教师吕映红,她在偏远农村从教28年来,由一名民办教师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面对鲜花和赞誉,她总是说:“我出身农民,是农村抚育了我,我离不开农村。”为了让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工作,她把自己的家办成了“替补学校”,留守儿童放学后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她也被当地父老乡亲亲切地称为“留守妈妈”。日前她又被评为2012年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各地市也都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我们潍坊锦程小学的全体教师也被她感染,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吕映红学习,将吕映红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与我们锦程小学的教育实践相结合。1984年,21岁的吕映红当上了村办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从此开始了她的教育历程,她献身农村教育,热爱儿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来关心照顾,用爱心和智慧呵护每一位学生,被誉为留守儿童的“老师妈妈”。她执著坚守、创新实践,探索的“自主互动,赏评结合”习作教学法,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被誉为“吕映红教学法”。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多篇,形成48万字的书稿,成为齐鲁大地教书育人的楷模。
f用爱心为学生撑起一片天。她扎根农村,热爱儿童,对儿童怀有神圣而又永恒的感情,这是吕映红执教生涯中最突出的特点,更是支撑她执著坚守、教书育人,取得人生辉煌的思想动力。特别是近年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大幅增多,父母外出打工,大多由爷爷奶奶来带的实际情况,她把家办成了8小时之外的课堂。每到学校的放学铃声响起,我们就会看到排着队的孩子们往吕老师家里走,因为那里是他们的心灵港湾。用常年在上海打工的张晓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在外很安心,不像其他工友那样整天牵挂孩子,因为孩子在吕老师的家里”。吕映红从教28年,受到过她资助的学生有多少,连她本人也说不清。从她的家人对其中数额较大的记录中可知,她仅资助学生的现金就达5万多元。在吕映红的带动下,她所在的枳沟小学,每一位教师都和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以及特殊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等结成了帮扶对子,人人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子女一样关心爱护,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创新标兵,一路走来一路探索。创新是一名教师的天职。教育教学创新,说起来简单,对于一个偏僻的农村小学教师,对一名“民转公”教师来说,难度还是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