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新课标理念下的音乐课
作者:苏爱国来源:《当代商报中外教研周刊》2010年第09期
新课标指导下的音乐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创造出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互动”的原理,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开端,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而实践表明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才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开放性评价,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因此,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既是一门技巧,也十分重要。在互动思想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笔者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的做法,而是让学生扎起彩绸,在欢快、热烈的秧歌音乐伴奏下,扭着秧歌迈进教室。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浓郁的音乐氛围,引导学生“读”懂音乐,感受音乐,享受音乐。
二、营造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架起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和谐的氛围,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随时走到学生中间,以缩短和学生情感上的距离。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引领学生有序地迈进音乐的殿堂。教师的角色还是演员,与学生一起欢歌跳跃。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么学生就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教师的教诲。古语“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理。也只有在这种平等、热烈的氛围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大胆说、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肯定的语言,很好地树立了学生要求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善的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笔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互动式”的教学启发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师生之间相互交往、愉快合作,教师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以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健康个性,使学生在更多的参与、合作的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提高。笔者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