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板相应位置上,而且在每一个小组中,学生推荐一名代表来讲解自己的成果。屏幕上打出正确的第一营养级的概念图,学生自主对比并作修改。并总结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来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光能;去路:(1)自身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一部分有机物释放能量(散失);(2)随残枝败叶等流入到分解者中(最终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能量);(3)有一小部分有机物中的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抛出质疑:兔子通过捕食把草吃进肚子里,草中的能量都被兔子吸收了吗?引出摄入量不等于同化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总结三个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每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所以生态系统的
第1页
f能量流动的定义就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回答出PPT上的问题并写在学案上: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什么?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什么?2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3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在食物链(网)中能量以什么形式传递?4能量最终的归宿是什么?5该食物链能否发生能量逆向流动?或者是循环使用6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能否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通过定性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已经呼之欲出。33定量研究及拓展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是科学深入发展的必然,由此引出林德曼的研究。指
导学生处理教材P95赛达伯格湖能流数据,揭示其“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能流特点。教师引导、总结:1、能量传递效率输入到后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本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2、未利用的能量:未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可依然存在于生物体
内,也可能以煤、石油等形式存在。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分析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流入”和“流出(包含未利用)”是否平衡?(2)随着食物链的延伸,能量在各营养级的含量上有什么特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中哪些
方式表现了该特点?教师进一步设问,表格中各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引导分析出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占生产者所固定能量的百分比是135;第二营养级流
人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占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总量的百分比是20。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3)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为什么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学生讨论归纳出原因: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