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对客户问题进行统计,事后处理时长控制在30秒左右即可,对于有经验的座席,打字速度也比较快,事后处理时长应在20秒内;【7】一次性解决率是指座席未将来电转给后台处理岗,而是在一通电话中令客户满意,对于初上岗人员,管理员可不过分要求,而有经验的座席,一次性解决率应在80%左右;
f【8】转接率=转移电话量接听电话数量,转接率越低,该座席工作效率越高,但也不排除座席根据客户意愿转移给其他座席的情况,CTI路由策略中如果包含“按上次服务人员路由”这一策略,就会减少出现上述情况。在初期座席要求助其他人员,转接率会偏高,管理员可不过分要求,有经验的座席的转接率应控制在5%以内;【9】持线率与转接率类似,持线率=累计持线次数接听电话量,持线率越低,表示客户在通话中等待时间越短,初期管理员可不过分要求,有经验的座席应控制在20%以内;【10】工作效率=(累计话务处理时间+就绪等待时间)在岗时间,无论座席刚上岗还是老资格,工作效率都应在90%左右,座席只要离席就要作未就绪,管理员不可过高要求工作效率,要适当安排座席小休、喝水等活动,以保证通话质量;【11】座席占有率=累计话务处理时间在岗时间,当座席占有率高而接听电话量少时,表明此座席若非业务不熟练就是在上班时间作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当座席占有率低而接听电话量多时,管理员可对座席录音进行抽查,此座席如果不是注重量而非注重质(一味追求接通量,应付客户,草草结束通话)就是工作能力很高,可将此座席安排在电话高峰时期并提升其为座席班长。另外,如果座席占有率低而接听电话量少时,管理员可相应减少此班次人数,座席占有率高而接听电话量高时,管理员可相应增加此班次人数。对于呼叫中心的运营,主要从电话接听率、呼叫放弃率、排队电话量、排队最长等待时间、排队比率、忙音率、溢出数量等指标进行衡量。呼叫中心可采用按技能组汇总、按时段汇总、按日期汇总等方式统计。【1】电话接听率=电话接听数量呼入数量,呼入数量的统计是当客户转人工服务的那一刻开始计算,接听数量和呼入数量是所有座席的汇总合计数。若按技能组统计,接听数量和呼入数量是所有本技能组座席的汇总合计数,接听率应达到95%以上。但也有可能会出现大于1的现象:当呼叫中心设置了溢出转移的功能,即当技能组A座席全忙时,客户电话转至技能组B,由技能组B的座席应答,导致接听量呼入量。这种现象有助于管理员分析呼叫中心技能组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