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的工作者应该做好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择业就业相结合的体制为学生将来就业及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就业教育与就业指导。首先大学生应从入学开始端正学习态度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注重对自己各种能力的培养。其次要转变择业观念。大学生应该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克服不切实际的想法。最后培养创业意识。高校毕业生应充分利用良好机遇挑战
f自我挖掘创业潜能以摆脱依赖心态。第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将来就业
增添砝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我们要在创造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才能使创造持续的发展。当然创新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在将来的就业过程中应不断的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从就业到创业都是需要创新的过程也只有做到了创新才能作到与时俱进才能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不被社会和各用人单位淘汰。
第五、主动利用新资源攻占网络新阵地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现如今科技发展越来越进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互连网使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加方便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学校应及时的在网上为学生搜寻就业信息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11月
f【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4】王敏大学生就业现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g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年7月
【5】马于军论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成因与化解对策g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年5月
【6】谢纳泽关于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效性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7年10月
作者简介刘海波1985男河北承德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