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摘要好的学习习惯胜于一切。文章主要论述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关键词教学;良好;习惯;培养一、良好预习的习惯教会学生预习就是指导学生学会看重点,也就是平常说的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一般书中的例题就是这节课的重点,练习题就是围绕例题展开的。预习中就要详看例题的分析过程,思考例题的解题方法。在预习中,要动动笔,哪些问题看不懂,哪些有点懂,哪些完全懂了,自己学会圈圈点点做些标记。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二、认真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以便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二是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
f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三是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要把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子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此外,教师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和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三、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一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新教材许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动手操作实践,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习惯。二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现象。这就是没有很好地把实践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