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了这种要求,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一新的历史契机,那么,就等于错过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会。第四、北京已经成功地申办了2008年奥运会,届时,北京乃至渤海地区将成为世界瞩目和投资商看好的地方,渤海地区将充满新的商机。如果不在此前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提出和建立渤海经济圈,就会失去良机。为此,我们有必要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举办前,尽快把渤海经济圈建立起来并初具规模,这于国、于民、于经济日报都是大有好处的。我们要借北京奥运的东风,让渤海经济圈迅速成为世界上经济活跃的地区。第五、和内地相比,渤海沿岸的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发展都比内地相对要快,外贸经
f济已初具规模,许多城市希望尽快联合起来,形成区域优势,这是建设渤海经济圈的内在动力。我们此时提出“渤海经济圈”,正是渤海地区各级政府领导所希望的事情。经济日报作为第一发起单位和主办单位之一,必将受到“渤海经济圈”所有省区的关注,这对于扩大经济日报的影响力和增加发行量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好处不再一一尽述。第六、渤海沿岸及周边省、区、市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海上运输条件非常便利,也是北京与世界各地的海上通道,这对于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为有利。在这种情况下,较易形成大型的外向型区域经济。这非常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和互相促进,也为渤海经济圈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客观基础。第七、渤海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渤海不仅是我国北方的海上必经之路,也是客流的聚集地,非常有利于渤海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渤海的旅游业是渤海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商品的交流,如能在旅游业方面形成区域优势,那么渤海将成为世界上客流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些都将对渤海的经济贸易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第八、渤海周边各省、市、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商品生产基地星罗棋布,生产潜力极大,这不仅为渤海的对外贸易提供了大量的货源,也吸引了大量国外客商。渤海经济圈是一个天然的商品集散地,如能形成区域性的经济合力,渤海地区将成为世界级的商品集散地,从而带动我国北方经济的全面繁荣。第九、渤海沿岸各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好的发展思路和经济模式。建立渤海经济圈后,这些好的发展思路和经济模式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如果这次中国渤海经济圈国际高层论坛能够顺利举办,无疑会大大促进这种地区间的交流。经济日报具有媒体优势,举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