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少困扰。
8
f一名忧心忡忡的网友认为“为防止微博传播谣言,应该关闭微博,以促进社会和谐。”他的理由如下:1很多人使用微博的目的主要在于表达主观感受,而非客观、理性地陈述事实,这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制造了机会;2微博现在太火了,传播消息太快,微博上传播的谣言,难以追溯其来源,辟谣的赶不上传谣的,以致不少无辜的人和事“躺着也中枪”,严重危害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评价这名网友陈述的理由是否能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14分
五、论述题20分38.2012上海,37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长期的立法工作中,我国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政治常识阐述,我国如何在立法过程中确保法律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9
f答案解析
1.D2B3D4C5A6A7.C我国的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正确为C项。本题能力要求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为主。8.B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四个选项中,能够正确体现自治机关权力的是B项。A项中的“独立立法权和司法权”错误;C项中的“同外国签订协定”不正确;D项中的“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错误。9.D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D项符合题意。10.D货币的借贷,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所有者将货币的使用权让渡给他人,自己收取一定的利息的行为。正确是D项。11.C解答本题,必须把握题目中“居民家庭闲暇时间效用”的关键词。“人均居住面积”“生活必需品支出”与“闲暇时间”无关;其他选项都符合题目要求。12.D本题考查对“仲裁制度”的理解。消费者与经营者达成协议后,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仲裁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在仲裁终束后,不得再就该争议向法院进行诉讼。与我国相关法律相符合的是D项。13.B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题目中的“直接”一词。四个选项中的内容都对就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符合“直接”特点的只有B项。降低创业者贷款门槛,可以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1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