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量线中间部位,调节探头活塞使探针耦合匹配,直到输出指示最大。③反复调整输出衰减器、探针位置、探针耦合匹配、选频放大器灵敏度使测量线工作在最佳状态。2.晶体检波器的校准曲线
①终端接短路片,在波节点和波腹点之间(见图22)等距离取10点,从波节点
f开始将探针逐次移动到d1,d2,…d10并记录数据。图22波腹波节点示意
②以U为横轴,I为纵轴,将其对应数据画在坐标纸上,并连成曲线。此曲线即为晶体检波器的校准曲线。
3.波导波长测量①按图11所示连接微波测量系统,将系统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终端接上短路片。从负载端开始旋转测量线上的探针位置,使选频放大器指示最小,此时即为测量线等效短路面,记录此时的探针位置,记作zmi
0②继续旋转探针位置,可得到一组指示最小点位置z1,z2,z3,z4;③则由式(24)计算出波导波长。④用频率计测量信号源工作频率:通过定向耦合器将一部分微波能量分配至频率测量支路,吸收式频率计连在定向耦合器和检波器之间。当吸收式频率计失谐时,微波能量几乎全部通过频率计,此时选频放大器指示最大。慢慢调节吸收式频率计,当调至频率计谐振状态时,一部分能量被频率计吸收,使选频放大器指示最小,此时读得吸收式频率计上指示的频率即为信号源工作频率。可将测量结果与用波导波长换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三微波驻波、阻抗特性测量实验目的(1)学会驻波比的测量;(2)学会反射系数的测量;(3)学会输入阻抗的测量。实验原理在任何的微波传输系统中,为了保证传输效率,减少传输损耗和避免大功率击穿,必须实现阻抗的匹配。描述系统匹配程度的参数有电压驻波比和复反射系数。
f一、驻波比及反射系数的测量
由教材第一章微波传输线理论,传输线上的驻波比与波节点、波腹点的关系为
而终端复反射系数的模值Γl与驻波比有如下关系:终端反射系数的相位φl与节点位置zmi
有以下关系:
zmi


g4
l

2

1
g4
33
根据波导主模特性阻抗ZTE10及测得的驻波比ρ和第一波节点位置zmi
1可得终端负载
阻抗为(参见教材P28):
其中,ZTE10
12012a2
2g。
根据以上公式就可以利用测量线测得驻波比、复反射系数,进而算出输入阻抗和负载阻
抗。
实验步骤
1.等效参考面的选取与波导波长的测量
(1)将测量线调至最佳工作状态;
(2)终端接短路片,从负载开始,旋转测量线上的探针位置,实现频繁大器指示最
小,此时即为测量线等效短路面,记录此时的探针位置,记作zmi
0;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