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通论:关于文字的知识,很重要。1汉字的结构与演变2汉字的结构与词义探索3古书的用字。本课常识共讲三个大问题:一、汉字的性质。二、汉字的结构。三、汉字形体的演变第二个问题最重要。重点提示:一、汉字的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口语的要素有两个:语音和语义。文字也有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的形体结构是通过描写事物的外形或勾画事情、动作的情境来反映词义。最早是象形字,手段不断增多,又有了指事,会意字。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来反映词义,这就是形声字。汉字是因义构形,它所记录的词义,可以从字形中来探求。这是就是汉字的形义统一规律。二、汉字的结构掌握汉字的构形规律,才能通过字形分析本义。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分析造意的方法。重点是前四书造字之法。后二书一般了解。每一书的定义要理解记住,例字更要记住。(一)象形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形的造字方法。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诎犹言直、曲,是说象形的造字方法是描绘物体的轮廓图形,随”着物体外部的轮廓而确定线条的直兴曲。(二)指事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如“上、下、一、二”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所谓指事,含有标识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指事字所记录的词义无法用单纯的象形手段构拟字形,因此用指事性或区别性符号来提示。(三)会意会意是根据事物问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风指,武信是也。“类”指事类,”“谊”同“义”“指”,的意思是“旨意”。会意就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新义的造字法,这种组合造字,在造字法上是一种进步。会意字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形合会意字;第二种是义合会意字。(四)形声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所谓“以事为名”,即根据事类
f(指意义)而造成或选取一个字作为义符,再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标声,即取譬相成,构成新字。“江”“河”二字,原本是为专指长江和黄河而造的字,由于江河均属水类,所以都用“水”来作义符,然后又根据口语中“江”“河”的发间分别选取了读音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