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下表为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日水的进出量mL:摄入量排出量a食物:1000a′呼吸及皮肤蒸发:850b饮水:1200b′肾排出:1500c物质代谢产生的水:300c′粪便排出:150合计:2500合计:2500依据上表数据,分析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造成水分进出的失衡A.剧烈运动:当b+c>b′时B.急性肠炎:当b+c>b′时C.发高烧:当b+c=b′时D.正常状态:当b+c=b′时解析:选C。剧烈运动时,a′量会增加,所以摄入的水中b+c>b′才能避免失衡;急性肠炎时,c′量会增加,尿量减少,因此b+c>b′,不会造成水分失衡;发高烧时,经皮肤蒸发的水大于正常状态,即a′会增加,水分散失量大,会造成水分失衡;正常状态,b+c=b′时,总的摄入与排出平衡,不会出现水分失衡。2.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A.下丘脑和上丘脑B.大脑皮层和下丘脑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大脑皮层D.上丘脑和下丘脑答案:C3.不能对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起促进作用的是A.原尿渗透压升高B.抗利尿激素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醛固酮升高答案:A4.如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解析:选D。此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饮1升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由图可知,饮清水后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故A、B两项正确。饮1升生理盐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基本不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和尿量都基本没什么变化,所以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C项正确。饮清水后,随着尿量增加,如图所示,3h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逐渐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逐渐恢
f复至正常水平,可与饮生理盐水的曲线发生交叉或重叠,故D项错误。5.调节无机盐平衡的重要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醛固酮C.肾上腺素D.甲状腺激素答案:B6.2012桂林中学高二检测观察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①______________,促进②③的____________作用,调节水盐平衡,这样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调节。2下丘脑除了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外,在人体生命活动的________等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