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丝织品远销国外D.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10.(2011年5月鞍山市二模24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下列有关中国古代货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历了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过程,商朝时出现了人工铜币B.经历了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时开始将铸币权收归中央C.经历了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宋朝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经历了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唐玄宗时铸造的“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货币11.(2011年1月扬州市调研8题)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工官监管的夜市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物流通畅的草市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12.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B.井田制的确立C.均田制的实行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13.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14.(2010年11月赣州高三期中15题)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B.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D.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夜禁的限制15.(2011年11月潍坊青州市期中21题)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二、非选择题16.(2010年11月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31题)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原君》
2
f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