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缺少;2、方案中是否包含了梁和板。有的方案中只有梁没有板,有的方案中只
有板没有梁。3、不同情况的梁板是否都已包含。地下室梁板、标准层梁板、转换层梁
板、局部超高处梁板等。四、立杆间距的情况1、立杆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规范规定立杆间距不大于1200mm对于
高度超过8m,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2的模板支架不应大于900mm。但有的方案中梁的立杆间距竟然达到1500×1500mm。
2、梁的立杆间距和板的立杆间距是否协调。梁的立杆间距和板的立杆间距应该在一个方向统一。但有的梁立杆间距800×800mm板立杆间距1000×1000mm。实际上无法按这个方案搭设。事实上在搭设中也不可能这样。
3、方案中的立杆间距和计算中的立杆间距是否一致。有的方案中梁的立杆间距900×1000,而在计算中梁的立杆间距变成800×1200。完全对不起来。
五、设计计算的情况1、同一楼层中是否选取了最大的梁板进行计算。2、梁、板的计算单元选取是否合理。3、计算内容是否齐全应包含水平杆件计算、立杆稳定性计算、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4、荷载和分项系数取值是否合理:
f①永久荷载:混凝土和钢筋应分开,混凝土取24KNm3。板钢筋取11KNm3。梁钢筋取15KNm3。而实际上取钢砼25KNm3的情况比较多。②可变荷载:施工人员、设备荷载取10KNm2。震捣混凝土水平荷载20KNm2。总可变荷载30KNm2。而实际上取25KNm2和10KNm2的都有。
③弹性模量:胶合板弹性模量为6000Nm2。但很多是取了方木的弹性模量9000Nmm2。
④单扣件抗滑力为8KN,双扣件抗滑力为12KN,而有的工程双扣件抗滑力取了16KN。
⑤荷载分项系数:a当楼板厚度不大于120mm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b当楼板厚度大于120mm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这种情况在地下室、转换层、屋面等处比较多,而在计算中又往往取12)。C可变荷载取14计算过程一般采用专业软件。根立杆,与方案完全不同。梁底的立杆要承受三分之二的荷载。留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在实施中要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方案搭设,不得任意加大立杆间距,随意改变支模方式。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则要求施工单位或者按原方案搭设或者按实际搭设情况重新进行方案设计。再由施工单位总工审批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