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如何划分不同类型的空间?什么是连续空间、离散空间、同质区域、功能区域?各空间具有何种特征?
区域概念的界定: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区域。但不同的学科对区域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某种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按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和均质性特征来划分,其边界是组成物质连续性和均质性遭到破坏的过渡带;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行政单元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的,其边界与国界或一国之内的省、市、区、县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成是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因此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可以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目前,影响较大的有关区域的定义是由胡佛于1984年给出的定义,他认为区域是“为了叙述、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视为客观实体来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根据内部经济活动同质性或功能同一性加以划分,并认为最适宜的区域划分应当遵循行政区域讲解,并且每一个区域必须包含至少一个中心城市组成的核心。”可以看出,区域是根据区内经济活动的某些同质性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强度来进行划分的,它可以划分为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
连续空间:一般指地理学意义上的连续的实体空间。在这种空间中,区域经济学是根据具体事务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运输成本来描述空间属性的。
离散空间:不同于连续空间的实体空间,离散空间是具有一定边界且又互不重叠的均质空间,这些空间单元可以组成更大范围的空间单位,这些空间单位就是我们常说的区域。
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域和功能区域。同质区域:是指那些在一起或几种属性方面具有同质特征的地区组合在一起的区域。在同质区域中,区域经济学主要解释区域内生的经济增长问题,也就是研究在地区层面上经济是如何增长的,决定地区层面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存在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省、市、经济区等次一级经济系统如何组织和引领当地的经济活动,以及这些系统如何强化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等区域内生方面的能力,这种理论称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功能区域:是根据经济活动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划分的。空间相互作用是指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人口、商品、资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