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撒谎了解多少
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2019年第22期
文李忠东
撒谎与说话共生
在许多研究人员看来,人类从会说话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学会撒谎,并且将其视为最可行的方法之一。撒谎比其他获得力量的途径要容易得多,靠谎言骗取他人的金银财宝要比抢银行更加高明。在职场等许多场合,如果你斗胆对领导直接说出对他(她)的真实看法,或者说出自己没有按时完成工作的真实原因,你很可能面临开除或降级的厄运。与此同时还能用撒谎提升个人形象,保持给人的专业印象。“我不久前参加一场会议时迟到了,马上以地铁太慢进行解释。”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与人类发展学教授李康承认道,“事实上迟到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与地铁毫无关系。但我觉得如果同事们能够察觉出我在说谎,将有损于我的专业形象。”
一项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平均每天说谎25次。虽然每个人都会说谎,但是谎言也有不同层次之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欺骗持完全不同的态度。总体来说,谎言总是和情感或感觉相关。人之所以说谎,多是出自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一个人的谎言有80和自身有关。有时候,人们也会出于对他人情感或感觉的考虑而说谎,以免对方受到伤害或者承受痛苦,这种谎言在亲人之间最常见到,情侣之间也时有发生。
加州大学哈斯廷斯分校法律教授、测谎专家克拉克弗莱施曼发现,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在工作中能知道对方正在对自己说谎,有时也十分有用。例如,在谈判中能够问对问题并且得到准确答案,占弱势的谈判方就更有希望保住自己的薪水和职位。“对我而言,如果人们能了解自己重视的事情的真相,这个世界就太美好了。”弗莱施曼表示,“我们就可以少一些歧视,多一点平等。”
然而杜克大学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教授丹阿雷利指出:“生活在真相中意味着你的工作、着装、接吻方法会得到更多一针见血的诚实的评价。你会意识到,人们对你并没有那么关注,根本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重要和优秀。”他坦率地说,“虽然这种百分之百坦诚的评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改进和学习的机会,但是这究竟值不值得,我自己也不确定。”
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孩子刚一学会说话,便会遭遇到对自我认知的打击,对童年发展造成的影响将难以预测。不妨设想一下,孩子要求道:“爸爸妈妈,看看我画的房子和小鸟!”然而得到的回答是“难看死了”!结果可想而知,小家伙会变得消极起来,童年的天真烂漫随之灭。让孩子们过早面对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