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教案
教材分析标志设计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本课内容设置注重从学生对
日常生活中的标志的观察和识别出发,展现设计艺术对我们生活的独特意义。学生在识别标志时,对标志的种类特征、表现形式、制作步骤等要素,没有系统的认知,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探究、思维想象,对标志设计产生了求知欲,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师及时引导和开发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收集各种标志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分门别类,开发他们对标志的识别和审美能力,凸显标志的象征和凝聚的功能。教学理念
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强调美术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生活离不开设计,因此,这节课我注重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各种标志的特征。让学生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陶冶美的情感,创造美的作品。
美术课标中要求“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学生是进行各种学习和创造活动的主体。标志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在收集、欣赏和设计标志的同时,自己动手尝试不断地改善和创造设计一些标志,美化校园和生活。优良的设计是人们在使用时要符合种种要求,更重要的是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经过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设计水平,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标志设计。课业类别:设计应用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小学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分类及构成等基本知识,学习标志设计的创作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重点:标志的应用分类和构成形式。
f教学难点:标志的创意设计。教具准备:收集一些著名标志范例,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学具准备:画笔、画纸、颜料、直尺、圆规等绘图用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二、启发讨论式导入新课: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同学们邹老师昨天去了两个地方,(出示课件)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答:……,教师总结:对了,大家可以通过标志判断是什么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