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糖耐量异常,病理检查也可看到胰岛中有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的浸润等现象。也有报导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早期用免疫抑制治疗可得到良好效果,甚至“痊愈”。4、继发性糖尿病如破坏了大部分胰岛组织的胰腺为和胰腺纤维束性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功能性垂体腺瘤,嗜铬细胞瘤等均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即症状性糖尿病。长期服用双氢克尿塞、皮质激素、肾上腺能药物等均可能导致或促使糖尿病加重。某些遗传性疾病如下Tur
er综合征等也容易合并糖尿病。5、其它诱因(一)饮食习惯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无明显关系,而与食物组成相有关,如精制食品及蔗糖可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高。由流行病学分析,高蛋白饮食与高脂饮食可能是更重要的危险因素。(二)肥胖主要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肥胖是食物的热量超过机体的需要所致。过量进食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而且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可能诱发糖尿病。三、糖尿病防治方法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2、注意饮食卫生,膳食结构要合理,粗粮、细粮、荤素搭配要适合。3、防止肥胖,少吃肉,多吃水果、蔬菜,尤其在吃肉类要同时多吃青菜。4、保持心境开朗,排除心理障碍。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糖尿病病因及其预防的方法。对青少年来说,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工作,做好四个方面的预防:积极锻炼,注意饮食卫生,切忌乱吃,暴饮,少吃甜食,防止肥胖,保持心境开朗等。
8
f第6课警惕血吸虫病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3、让学生认识血吸虫病的危害;4、教育学生怎样预防血吸虫病;5、教育学生维护健康,珍爱生命。四、教学重、难点:1、血吸虫病的危害2、懂得如何预防血吸虫病。五、教具和学具:1、放大的寄生虫生活史挂图;2、有关血吸虫病的录像带。六、课型:班级新授课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2、放录像我们已经学过几种有关寄生虫病的知识,谁能说说记得哪些?寄生虫病的特点是什么?(二)、学习新课1、板书:血吸虫病。问:这种病你听说过吗?从名称看,你们认为这种病会和人的哪部分有关系?2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血吸虫病是一种由感染了血吸虫毛蚴的钉螺传染给人、畜的传染病。血吸虫卵在水里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长成尾蚴后又离开钉螺回到水中。尾蚴接触到人、畜的皮肤后便会迅速进入人、畜体内,使人、畜感染血吸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