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的微生物,其培养方式主要有连续式和间歇式。1连续式培养:连续式培养是指在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情况下进行的活性污泥培养方式。选择该种培养方式的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进水,即日进水量至少可以满足一台进水泵24小时的水量,连续式培养的优点是培养时间短,微生物所需驯化时间短。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根据来水量的大小确定进水泵开机台数和生物池开启组数,格栅机、沉砂池、二沉池全开,开启外回流泵(若有内回流泵,选择不开),回流量控制在大于100,曝
f气区溶解氧大于2mgl,生物池流速平均不小于03ms,绝对流速不小于02ms,连续运行。在此过程中,每天做好各项水质指标和控制参数的测定。当sv达到10以上时,活性污泥培养即告成功,此时的出水BOD5、SS、COD等指标一般可达到设计要求。2间歇式培养:间歇式培养是按进水、曝气、沉淀、撇除上清液等四个阶段往复循环的培养方式,是在进水量小不能满足连续运行的一种培养方式。其特点是微生物积累周期长,驯化时间长,操作工作量大。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同时开启进水泵、格栅机、沉砂池,待生物池充满水后开始曝气,同时停止进水,定时测量生物池,当COD、SS明显小于进水时停止曝气,沉淀2小时后再进水,同时撇除上清液。在此过程中的水质指标和控制参数的测定及完成的标志同连续式培养。(四)活性污泥驯化驯化的目的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淘汰无用的微生物,对于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处理工艺,通过驯化使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成为优势菌群。具体做法是首先保持工艺的正常运转,然后,严格控制工艺控制参数,DO在厌氧池控制在01mgl以下,在缺氧池控制在05mgl以下,在好氧池控制在23mgl,好氧池曝气时间不小于5小时,外回流比50~100,内回流比200~300,并且,每天排除日产泥量30~50的剩余污泥。在此过程中,每天测试进出水水质指标,直到出水各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五)工艺控制参数的确定设计中的工艺控制参数是在预测的水量、水质条件下确定的,而实际投入运行时的污水厂其水量水质往往与设计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水量水质情况来来确定合适的工艺控制参数,以保证运行的正常进行和使出水水质达标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1工艺参数内容:需确定的重要工艺参数有进水泵房的控制水位、沉砂池排砂周期、生物池溶解氧DO及氧化还原电位ORP、污泥回流比R、污泥浓度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SVI、污泥龄SRT、剩余污泥排放周期及日排放量、二沉池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