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005
,
0018005
g11801
C
12
g1
12
VcmVCC
1
当静态工作点QA位于交流负载线中心时,VcmVCC,
VcmVCC
1,cmax
50
Q2选择B为静态工作点,功放工作在乙类工作状态,晶体
管在半个周期内导通,90,119005
由式(4215)、(4216)可得
fICO
icmax
Ic1m
icmax2
cmax
12
g1
1Vcm2VCC
Ic1m1VcmICO2VCC
78524
3选择QC为静态工作点,功放工作于丙类工作状态,晶体管
只有很短的时间内导通90,
119005。g1C,但
1Po,所以提高输出功率和提高效率是矛盾的,必
须折衷考虑。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当输入信号,回路谐振电阻R给定时,如希望得
到尽可能大的功率输出,应采用甲类或乙类功放。丙
类功率放大器效率的提高是以功率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下降为代价的,随着导通角不断地减小,由甲类到甲
乙类,到乙类,再到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越
来越高,但电压增益却越来越低,因此对输入信号的
幅度要求越来越高。
2)对于丙类功率放大器,在回路谐振电阻R给定时
如果要增大输出功率则需增大Ic1m当器件确定时就是要增大输入信号振幅Vbm;如果要提高效率需增
大Ic1m或减小ICO减小ICO即减小集电极功耗通过降低静态工作点可以实现。所以增大输入信号振幅
和降低静态工作点是实现大功率高效率的两条重要途
f径。3)丙类功放当iC减小到使Ic1m0时,则有ICO0,也
就是说,当Po0时,则有PD0,这对提高效率有
益。甲类的PD只与静态工作点有关,而与输出Po无
关,也就是说,即使功放输出的交流信号为0,直流电源仍旧提供直流功率,这时电源提供的能量将全部被晶体管消耗掉了,所以甲类效率最低。43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分析431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课本P54)
晶体管的静态特性是在集电极没有接负载阻抗的条
件下得到的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与电压uBE和uCE的关系曲
线iC=fuBEuCE,这是晶体管本身所固有的。本章422节
中介绍的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正向传输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都是未接负载时的静态特性曲线。当基极加入激励
信号,并且集电极接上负载阻抗时,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与
u电压uBE和CE的关系曲线iC=fuBEuCE称为谐振功放的动
态特性。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是并联谐振回路,回路的谐
振频率等于输入信号频率,回路的谐振电阻为R。谐振功
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曲线就是指输入激励信号、负载和晶体
管(可用g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