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容易被车撞轧的控制点应钉设防护栏杆。
2桩位复测
4
fa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正确。
b桩位的坐标复测宜采用附合导线法进行,高程复测宜采用附合水准测法。
c复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3布设施工控制网
a在桩位交接工作结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级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宜采用沿线路方向的除合导线;高程控制宜采用附合水准线路或三角高程测量。
b外业观测应选在能见度高、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以减小大气折光及气压、温度的变化对观测的影响。
c水准测量可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进行,往返测或两组单程测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平均值。
d内业计算必须使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表式。计算步骤应清晰、有条理,成果合格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e控制桩必须采取拴桩等有效保护措施。4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
a在施工前,应先放出路基征地线(红线),并调查与记录征地线范围内需拆迁或改移的建(构)筑物、树木、文物古迹、各类地下管线等。若征地线范围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
b在现况调查结束后,应计算每一桩号中心坐标与对应的路基宽度,
5
f放出路基中线与边线。为保证填方段路基边坡的压实度,在每侧路基设计边线外加宽500mm作为填筑边线。如遇到路基范围内有不适宜材料需挖除、换填,必须在开挖之前与换填之前测量其范围及深度,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c路基清表前,均应按纵向50m测设一断面,横断方向610点测量原地面高程。若地形复杂,可以按纵向1020m测设一断面,所有点位及高程数据应记录在册。在清表后,恢复所有点位并测量此时地面高程作为清表后的地面高程。5路基施工测量
a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平曲线上宜为510m。
i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20m。桩上标明极号与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一)表示挖方。
ii路基施工期间每月复测一次水准点。iii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宜在不大于5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i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