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KI3579MPam12KIC375MPam12由此可见,KIKIC,说明使用材料3不会发生脆性断裂,可以选用。(2)KI4593MPam12≈KIC460MPam12由此可见,KI4≈KIC4,说明使用材料4可能会发生脆性断裂,不可以选用。(2)KI5589MPam12KIC555MPam12由此可见,KI5KIC5,说明使用材料5会发生脆性断裂,不可以选用。
第四次作业(P108)第五章
1名词解释2解释下列性能指标的意义4试述疲劳宏观断口和微观断口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或模型。(P88页)答:(一)疲劳宏观断口
专业资料
值得拥有
fWORD格式整理
(1)具有三个明显特征区:1)疲劳源区:一般较平整和光滑,源区越多,反映外加应力越高,应力集中位置越多或应力集中系数越大,多源断口的源区存在台阶,比较粗糙;2)疲劳裂纹扩展区:常形成海滩花样或贝壳花样,出现疲劳弧线,疲劳源位于疲劳弧线凹的一方;3)瞬断区:视材料塑性显示韧性断裂斜断口或脆性断裂平断口。(2)形成过程:1)疲劳裂纹萌生
疲劳裂纹由不均匀滑移和显微开裂引起,主要方式有:表面滑移带开裂;第二相、夹杂物与基体界面或夹杂物本身开裂;晶界或亚晶界处开裂。循环载荷作用下,形成驻留滑移带,随着滑移带在表面加宽的过程出现挤出脊和侵入沟,引起应力集中。2)疲劳裂纹扩展
疲劳裂纹萌生后便开始扩展,分为两个阶段,即扩展一阶段是沿着最大切应力方向向内扩展,扩展二阶段是沿垂直拉应力方向向前扩展形成主裂纹,直至最后形成剪切唇。3)断裂(二)疲劳微观断口(1)特征:1)疲劳辉纹(或疲劳条带):是略呈弯曲并相互平行的沟槽状花样,与裂纹扩展方向相垂直,是裂纹扩展时留下的微观痕迹。每一条辉纹
专业资料
值得拥有
fWORD格式整理
表示该循环下疲劳裂纹扩展前沿在前进过程中瞬时微观位置,辉纹的数目与载荷循环次数相等。断裂三阶段的疲劳辉纹略有差异,从疲劳源区到终断区依次是弱波浪条纹、细条纹和深条纹。2)轮胎压痕(2)形成过程:
LS模型,即刚开始时,裂纹处于闭合状态,随着拉应力的增加到最大值时,裂纹张开至最大,裂尖钝化,向前扩展一段距离;当转入压应力半周期时,滑移沿相反方向进行,原裂纹和新扩展的裂纹表面被压合,裂纹尖端被弯折成一对耳状切口;最大压应力时,裂纹表面完全被压合,裂尖变成一对尖角,向前再扩展一段距离,并在断口上留下一条疲劳条带。可见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尖端的钝锐交替变化,反复进行,使新的条带不断形成,疲劳裂纹也就不断向前扩展。
FR模型,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