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从业有操守,赚钱需有道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启示
一、案例背景介绍蓝田股份做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1996年6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其1996年至今的每股收益分别达到了061元、064元、082元、115元以及今年的097元。从2000年的年报看,已步入稳定发展轨道的蓝田,目前含金量很高,其431亿元的净利润绝大部分均来自主营,在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虽由于成本略有增加,使每股盈利下降018元,但摊薄后1981%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176元的现金流量额都表现了蓝田通过大力开发高科技蓝田股份公司农业而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稳定回报。从财务角度看,其流动比率为077,速动比率为027,资金运用较充分,短期偿债能力虽由于存贷较大而略有不足,但提了4296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还是比较稳健的,另外只有2318%的资产负债率也说明了其稳定的财务结构。从经营上说,该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饮品、食品、蛋类以及冷饮类为主的完整名优农产品结构,其生态农业旅游的综合开发已走上正轨,新年度里将大力建设洪湖绿色食品基地项目以及新建10万亩银杏采摘中圃基地项目和年产200吨银杏黄铜甙项目,预计建成后可增加净利润2亿元。年报股东数为160559户比上期又增加了42%,因此二级市场表现并不太好,市盈率按最新数据统计也只有18倍左右。特别是该公司董事会提议,2001年度利润分配一次,分配比例不低于当期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的50%,2000年度未分
1
f配利润用于分配的比例不低于50%,将采取送红股与派现相结合的形式,派现比例不少于20%,其2000年未分配利润在本次派2元后仍将达916亿元,加上4亿元以上的净利润,应该说分红潜力十分惊人。
2002年元月21日、22日,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600709)的股票突然被停牌,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只曾经备受关注的“绩优神话股”。停牌也许仅仅是个开端。高管受到公安机关调查、资金链断裂以及受到中国证监会深入进行的稽查,似乎预示着这只绩优股的神话正走向终结。
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董事会发布公告说,早在一星期前,即2002年1月12日,该公司董事长保田、董事兼财务负责人黎洪福、董秘王意玲等三名高管,以及包括蓝田股份以养鱼、生产野藕汁、野莲汁饮料为主营业务公司财务部长在内的七名中层管理人员共十人被公安部门拘传,接受调查。据知情人士介绍,公司的会计资料也被查封用于办案。由于群龙无首,公司大部分员工已经提前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