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进行分析。“怎么看近段时间以来国外媒体对中国的评论?”由于对中国的不太r
了解,国外媒体对中国的评论很难做到公允,要么在经济上把中国捧成就要赶上美国的超级大国,要么在政治层面上把中国贬得一团糟糕,考生要想对这个问题作出辨证的说理,在了解中国国情的同时,必须要有胸怀世界的眼光,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有一个清楚和清醒的认识。r
还有一些开放性很大的题目,如:“如果你跟胡锦涛总书记见面,你会跟他讲什么?”由于官本位在中国的长期盛行,我们见了官总有点诚惶诚恐,跟中国最大的官见了面,我们又该是怎样的激动与惶恐啊!如果照主旋律的“形势一派大好”去说,无异于正确的废话,不如不说;只有把民生的真实情况说出来,才可能给总书记决策提供点参考资料,这样的话才有点意义。而这就需要考生有说真话的勇气,在我们这个真话稀缺的环境中,平时缺乏训练的考生,会说真话敢说真话吗?“如果让你接下来做一周的上海市长,你会采取那项措施来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如果给你300亿元,你如何改进中国状况?”如果考生平日不留心观察和深入思考现实中国的各方面生活,不去洞察其中的弊端,这两个题目根本无法回答,因为它考察的是未来领导人必备的最基本素质。r
说实话,香港大学的这些面试题目确实不太好回答。不要说普通考生了,就是拿给一些文科老师,他们也不见得就能回答得多么有水平;而考生们更可怜了,平时被学校和家庭围剿在应试教育的苦海中,“闲书”不让读,电视不让看,网络不让上,哪儿还能去关注外边的精彩世界呢?唯一一门关注现实的语文,也被语文老师的大手笔肢解成了做题,一年难得写的几篇作文,也被苦口婆心地告诫:思想一定要积极健康,符合时代主旋律。这样,学生们就被教育得“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了。面对香港大学的这些面试题目晕头转向不知所云,也就不足为怪了。据悉,去年,香港有些大学曾经拒绝了有些地方的“高考状元”,因为一面试才发现这些状元只是分数方面的成功者,而社会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却离优秀相去甚远。r
不管这些面试题如何难回答,对内地的中学教育来说,香港大学关注学生“社会情商”和“道德情商”的多元化、立体化教育思想,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考官用这些面试题,通过小组讨论和与学生聊天的方式,考察学生的自信心、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是否有独立的见解以及沟通能力。正如担当考官的香港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刘俏说:“我们从来不在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