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火把节,我们一起去参加火把节的篝火舞会吧!
1.学习基本动作,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教师示范碎步摆手动作
3.引导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学跳。
师:在出发前,我们先学一个彝族的舞步,你们仔细看我手、脚的动作是
怎么样的。
18
f4.学跳单圈集体舞,引导幼儿根据情节提示创编动作。师:我们就跳着这个好看的动作上路吧,赶路时注意安全,不走到马路中间去,也不要碰到旁边的小朋友。5.学习A段,创编“看、寻找、擦汗”等动作师:我们看一看、找一找到了吗?身体和手的动作可以怎么样?怎样才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师:我看到你们都走的满头大汗了,快擦擦汗吧。师:我们用动作来告诉朋友还没到呢。你们看(教师示范)这样就更象彝族的动作了。师:(出示篝火)你们看篝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时你们会怎样?我们用动作来告诉对面的朋友吧。6.学习B段围篝火跳舞的动作,引导幼儿动作整齐,弓箭步到位。师:好朋友,准备好。让我们围着篝火跳舞吧。走一走,拍拍手。(教师边念口令边带领幼儿跟做)7.完整舞蹈,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动作。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师:彝族小朋友跳舞时还喜欢发出好听的声音。(教师示范)你们学一学。三、总结同学们,今天的课让我们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乐文化,相信那炙热豪放的音乐语言深深地打动了你我,今后我们还要利用各种机会,更多的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五、板书设计《快乐的罗嗦》
六、教学反思学生欣赏音乐很多老师是通过讲解来引导的。在上欣赏《快乐的罗嗦》一
课时,我想,能否用更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呢?自从器乐进课堂后,我尝试着让学生运用口风琴进行欣赏教学,看是否能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当学生欣赏了一首乐曲,对主旋律有了模糊的印象后,如能让学生演奏乐曲的片段或主题,将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在学生欣赏彝族舞曲《快乐的罗嗦》时,对主题音乐5535533551332……这一段让学生试着演奏一下,全体学生分四次轮流演奏,这时,学生不仅是音乐的欣赏者,同时也是一名演奏员,直接参与作品的演奏,让学生直接感受自己吹奏主题音乐的音响效果;四次的轮流演奏很快让学生感受乐曲所要表现的主题快乐,这对培养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起着积极的作用。
19
f乃哟乃
教材分析:《乃哟乃》是一首湖南土家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了土家族小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