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应该立即通知实施麻醉医生或科主任共同处理,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处理。9、当病人达到转出标准后或需要送往ICU继续治疗,应详细记录各种检查结果。将病人及所有病历记录送到普通病房或ICU。(三)拔管指征
2
f没有单一的指征能保证可以成功地拔除气管导管,下列指征有助于评估术后病人不需要辅助通气:
1PaO2或SpO2正常。
2呼吸方式正常。T型管通气10分钟试验表明,病人能自主呼吸,呼吸不费力,呼吸频率30mi
,潮气量300ml。
3意识恢复,可以合作和保护气道。
4肌力完全恢复。
5拔管前PACU的麻醉医师应警惕原已经存在的气道情况,并可能需要再次气管内插管。给予吸氧,吸引气管导管内、口腔内和咽部异物;拔管前正压通气、面罩给氧,监测SpO2,估计是否有气道梗阻或通气不足的征象。
(四)、病人离室指征
1、中枢神经系统标准。术前神志正常者意识恢复,神志清楚,有指定性动作;定向能力恢复,能辨认时间和地点;肌张力恢复,平卧抬头能持续5s以上。2、呼吸系统标准。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喇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30mi
能自行咳嗽,排除呼吸道分泌物,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吸入空气条件下高于70mmHg或SpO2高于95。3、循环系统标准。心率、血压不超过术前值的±20并稳定30mi
以上;心律正常,ECG地STT改变或恢复到术前水平。4、椎管内麻醉后,呼吸循环稳定,麻醉平面在T6以下;超过最后一次麻醉加药1小时;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不须用升压药。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30mi
无异常反应。
3
f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性出血等。(五)、病人的转运
转运途中,应由值班护士或医生护送患者返回原病房。并向病房值班护士或医师详细交代病情,并移交病历,包括监护与治疗记录。在转运途中经常发生患者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患者坠床等,另外有可能出现电梯停电或出现故障、转运车损坏等意外情况。护送人员均应考虑到并及时处理,安慰患者,保持患者安静十分重要;保证患者在运送途中的安全是护送人员的重中之重。总之,恢复室将患者处理到最佳状态后,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情况将最小。
二PACU交接班制度(一)病人术毕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陪护送入PACU,护士交班内容包括:1、向麻醉医师了解麻醉方式,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用药情
况。2、向手术医师了解手术方式、术后诊断、术中有无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