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地吸附在玻璃上,除去吸附水需要500℃的温度。而吸附的多余水分会扩大在拉丝过程中玻璃纤维表面的那些微裂痕,加速了玻璃纤维断裂的过程。3原丝集束性
f在每次试验前,我们会对样品的集束性进行判断。相同品种集束性差的产品的拉伸断裂强度远远低于集束性好的产品。集束性好的样品,整束纱在一股上,在夹具拉伸过程中由于粘结较好,不容易拉断,所以拉伸断裂强度高。而集束性差的样品,会出现分散成几束或者用手对折直接散开的现象。在拉伸过程中,部分纤维先被拉断,而后续的纤维也保持不了良好的抗拉伸性能,也会被拉断。在数据上的表现即是拉伸断裂强度远远低于集束性好的样品。
4夹具
本试验室内采用的是圆弧式夹具,每个夹具上均有两片相同面积的胶皮,部分错误的数据就是出在胶皮上。胶皮为新的时,纱线不容易在胶皮内部打滑,断裂曲线满足试验要求,数据真实可靠。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在两片胶皮中间积聚的玻璃纤维碎屑会使纱线发生打滑现象。断裂曲线不正常,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为此,应该隔一定时间,用无水乙醇对胶皮进行清理,对破损严重的胶皮及时进行更换。
5人为因素
在试验室操作过程中,夹具在每次试验后要进行复位操作,位置不对会使夹具间的有效拉伸长度不同(国标GBT768952001中规定了该种夹具纱线的有效长度为200mm),过长则测试数据偏小,而过短则数据偏大。
6其他外在影响
(1)玻璃液中的气泡或者析晶体均会影响到玻璃纤维强度。研究结果认为当玻璃中存在结晶物时会降低强度,最大降低52;当存在微小气泡时,强度降低20,玻璃液质量对保证纤维强度至关重要。
(2)烘干效果:在玻璃纤维烘干过程中不仅仅是排水的过程,更是浸润剂在一定温度下发生聚合交联的过程,烘干效果好,玻璃纤维表面会形成保护膜,保护其在后续生产中所受的损害程度,表现在数值上就是拉伸断裂强度高。而烘干效果不好,成膜尚未充分就被外力作用,极易断裂,表现在数值上就是拉伸断裂强度低。
7结论
在玻璃纤维成品阶段分析了影响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度的因素。不仅包括了实验室的温湿度、设备,还包括了玻璃液质量、拉丝过程、烘干过程等多项影响拉伸断裂强度的因素。将上述各控制点控制住,那么拉伸断裂强度自然会得到保证。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