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httpwwwhyde365com
2017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心脏位于胸腔的正中偏左,上与大血管相连,下面位于横膈上,两侧紧靠肺脏,表面边缘部为肺组织所遮盖。心脏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所组成,右心室位于心脏的前表面,左心室组成心脏的左表面、膈面及前表面的一部分。左心室的右下方称心尖。心脏检查时,应根据病情,让病人采取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病人两肢自然平放或下垂于躯干的两侧,身体勿左右倾斜以免影响心脏的位置。一、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及影响的生理、病理因素在心脏收缩时,心尖右内侧的一部分即未被肺遮盖的左心室一部分冲击胸壁,而引起局部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约2.0~2.5cm。在一部分正常人,可看不到心尖搏动。观察心尖搏动时,需注意其位置、强度、范围、强度节律及频率有无异常。影响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度的生理与病理因素一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度影响心尖搏动位置改变的条件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条件两大方面。影响的因素有横膈位置的高低、纵隔位置是否居中、心脏是否移位或增大以及体位的改变。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受人体体型、年龄、体位、呼吸等生理因素的影响。如超力型的人,心脏呈横置位,心尖搏动位置可上移至第四肋间,距前正中线较远;无力型的人心脏呈悬垂型,心尖搏动位置可下移至第六肋间,距前正中线亦较近。婴儿与儿童心脏体积与胸廓容积之比,较成人为大,心脏近于横位,心尖搏动可能在第四肋间,左锁骨中线之外。体位对心尖搏动位嚣的影响较大,卧位时,心尖搏动町较坐位高一肋间;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右移1.0~2.5cm;左侧时,向左移2~3cm。深吸气时,因膈肌下降,心尖搏动可下移至第六肋间;深呼气时,膈肌上升,心尖搏动则向上移。引起心尖搏动移位的病理因素有:1.心脏疾病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2.胸部疾病凡能使纵隔及气管移位的胸部疾病,均可使心脏及心尖搏动移位。3.腹部疾病凡能使腹压增加而影响膈位置改变的疾病,均可使心尖搏动的位置发生改变。二心尖搏动强弱及范围的变化生理情况下,胸壁肥厚或肋章隙窄时,心尖搏动较弱,搏动范围也较小。瘦弱者胸壁薄,搏动较强。范围亦较火。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时,心尖搏动常增强。病理情况下,如发热、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左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增强。心肌炎、重度心力衰竭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