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目标1.说出区域的含义。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比较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知能点拨1.区域的含义(1)基本特征①区域内各(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故而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而区域之间则有明显的差异性;②区域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比如,矿区的矿产资源优势、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特色等。(2)空间结构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农业一般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表现为面状和网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就此而言,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3)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是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一般说来,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2.地理环境影响区域发展(1)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实质上是区域发展的空间不平衡问题。而区域间之所以发展不平衡,是因为不同的区域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可采用列表比较的方式,对比分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人类活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聚落形态、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对外开放等)的区域差异。(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于不同历史时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存在显著的不同,故而地理环境的影响亦有差异。这实质上是区域发展的时间不平衡问题。
1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