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改革前,乡镇工作中存在着职能不足的现象,该加强的职能没有到位。例如: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如何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工业化过程中如何强化环境的保护和安全生产的监督;推进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如何加强规划管理和建设管理,如何建设文明社会,如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流动人口急剧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如何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所有这些乡镇政府所面临的新的职能,都在乡镇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中充分体现出来。通过改革,乡镇的职能定位更准确,强化了乡镇的经济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了执政能力。(二)进一步转变了乡镇政府的职能,创新了工作机制,提高了乡镇运行效能。进一步转变了乡镇政府的职能。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探索建立有效转变乡镇职能的平台和符合农村实际的行政运行机制。按照公开、高效、便民的原则,各乡镇统一设便民服务中心(挂和谐平安联创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牌子),
6
f按照统一受理、集中办理、限时办结的服务模式,通过权力下放、优化工作流程等方式,进一步完善直接办理制、承诺办理制、联合办理制、申报办理制、明确答复制、代民办理制、统一收费制等制度打造方便、快捷、高效一站式服务行政超市,将政策咨询、农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低保救助、计划生育、劳动力输出和培训、信访接待等乡镇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服务内容全部进入中心办理,随时随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加强乡镇和谐平安联创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建设,依托乡镇乡镇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整合资源,实行矛盾纠纷联合排调、社会治安联合防控、安全隐患联合治理、和谐平安联合创建、为民服务联合开展。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如铅山县,通过对综合办公室和事业单位的撤并整合、职能的调整和各岗位职责的明确,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协调意识得到了强化。乡镇领导兼任综合办公室主任,减少了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层次,使工作的布、指导、实施、推进更加顺畅有力;岗位间的联系、配合更加密切,较好地减少了机构、岗位间的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乡镇机构新的运行机制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健全了为民办事服务体系。每个乡镇都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运作模式一般为:统一设立一个服务大厅,大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