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保培训资料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二、服务流程(一)、出院后一周内(家庭访视):1、询问一般情况: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预防接种和先天疾病筛查情况。2观察家居环境,进行体格检查3、指导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和常见疾病预防(二)、满月6岁:1、询问两次随访发育和患病情况2、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评估。3、健康指导:包括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生长发育、疾病预防、预防意外伤害和口腔、视力保健4、健康问题处理:发现营养不良、贫血、单纯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异常、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三、服务注意事项:1、要有独立儿保室(12)和开展儿保服务所需基本设备(体重称、身高计、皮尺等)且要能正常工作。2、按照《福建省儿童系统管理指导手册》和《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
f3、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4、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5、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6、筛查出新生儿甲低、苯丙酮尿症及其他遗传代谢疾病,应注明和追访,及时纳入高危儿管理。7、喂养方式的理解:(1)母乳喂养:只喂母乳,不加任何其他食品,但允许有医学指征的情况下,另喂药物、维生素和矿物质(2)混合喂养:指婴儿在喂养母乳时,还喂其他乳类及乳制品(3)人工喂养:无母乳,完全喂其他乳类、代乳品。8、听力: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进行听力筛查检查时应避开视线,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予不同强度的声音观察孩子的反应,大致估测听力正常与否。9、佝偻病诊断:症状(夜惊多汗、烦躁)2个以上体征。(如:枕秃、颅骨软化、方颅、肋窜珠、鸡胸、漏斗胸等)10、发育评估:按照“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的运动发育指标进行评估发育指标至箭头右侧月龄通过的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11、营养不良的分类和评价,应根据年龄、身高、体重的三个指标来进行,特别对“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肥胖”诊断时,应注明按身高别体重的评价结果。12、高危儿上报时应填指导内容且应切合实际,有些诊断“中度
f贫血”,23岁儿童仍填纯母乳喂养、血红蛋白Hb,仅测1次达100gL就转归等、不规范管理常见。应上升至正常,且维持8周后下降才能转归。
13、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为4~6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