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实验诊断学》七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10020课程名称:实验诊断学英文名称:LaboratoryDiag
ostics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27学时),(实验学时:9学时)学分:20学分
适用专业:七年制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预修课程(编号):生理学(0102010)生物化学(0106010)病理生理学(0102030)医学免疫学(0105019)药理学(0701010)医学微生物学(0104010)人体寄生虫学(0104030)。建议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实验诊断学》第二版,王鸿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课程简介:实验诊断学是以临床检验学为基础,将检验学提供的结果或数据,由医师结合临床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影像资料病理检查等,应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也可为科学研究、预防疾病、健康普查和遗传咨询等提供实验依据。因此,实验诊断学是一门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无论在临床诊断学或临床医学中都占有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也是医学教
1
f育和医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实验诊断学包括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遗传学检验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生应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将检验技术的相关信息应用到临床和基础科研中,具有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初步科研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了解实验诊断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一)目的要求:1.熟悉:实验诊断学的概念;实验诊断学的影响因素和质量管理;实验诊断学的项目选择;实验诊断学的应用;POCT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的临床应用。3.了解:实验诊断学的分类和内容;实验诊断学的现状和展望;实验诊断学的项目评价;实验诊断学的学习重点和方法。(二)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三)教学内容:1.实验诊断学的概念2.实验诊断学的影响因素和质量管理(1)实验诊断学的影响因素①实验(分析)前的影响因素②实验(分析)中的影响因素③实验(分析)后的影响因素(2)实验诊断学的质量管理①室内质量控制(IQC)
2
f②室间质量评估(EQA)③全面质量管理3.实验诊断学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1)实验诊断学的应用范围①为临床医学服务:确定诊断、鉴别诊断、辅助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和复发监测。②为预防医学服务③为健康普查服务④为遗传咨询服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