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m以上,含水层以粉细砂、中细砂为主,含水层厚度为20~30m,出水量为40~60m3h,为中等富水区。地下水矿化度随地下水流动情况不同而异,大部分地下水矿化度为056~15gL,属重碳酸性水,PH值78,属中性。在县中部地区有110km2的苦水区,矿化度达到2~4gL。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平均25m,最低动水位31m,含水层主要为粉细砂层、中细砂层,地下水补给条件良好,其中第一含水层组在19~65m之间,由粉细砂、中细砂组成。区域地层主要为粘土层与中、细沙层间隔分布。内黄县地下水多年平均总资源量1841亿,其中,微咸水0456亿,可利用量138亿。根据全县18眼机井地下水观测资料分析,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开采影响,属人工超采型。
22社会经济状况221全县经济社会状况
内黄县总面积1161km2,辖17个乡镇,共532个行政村,总人口7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08万人。土地面积14387万亩,其中耕地11134万亩(卫河以南911万亩,卫河以北202万亩)。内黄县位于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内,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3
f全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重点县、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省农产品加工集群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红枣之乡、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全国绿色小康县。近年来,内黄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506亿元,增长12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2、204、112。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7。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5亿元,增长808,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07亿元,增长295。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72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5954元,增长192。内黄县卫河以南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兼有少量蔬菜、油菜等其他作物。卫河以北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兼有果林、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内黄县作为农业大县,2014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3万亩,粮食产量445万吨,亩均产量394kg;油料种植面积229万亩,总产量829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量014万吨,亩均产量93kg;蔬菜种植面积6047万亩,总产量19066万吨;瓜果种植面积858万亩,总产量3290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10502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31万台,大中型拖拉机016万台,农用运输车115万辆,拥有机电井21560眼。除个别不适合机械作业的地块外,全县农田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机械化作业,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
4
f条件。范辉高速、南林高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