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的使用,使得春秋时期的图案风格趋向精细和繁杂,以追求豪华和精巧为能事。
1蟠螭纹
蟠螭纹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的主体纹样。“蟠”是穿插、纠结的意思,而“螭”是指一种没有角的小龙。蟠螭纹是由周代的窃曲纹发展而来的,因此它实际上也叫龙纹的一种,很多龙蛇形象交错缠绕在一起,构成盘绕、复杂的图案组合。蟠螭纹到了后期更加强调穿插的构成形式,注重华丽烦琐的装饰效果,同时形象更加的复杂和具体化,用来迎合当时上层贵族阶级追求豪华奢侈的审美心理。
2人物纹样
人物纹样中最有特色的是春秋战国青铜器图案,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题材包括水战、步战、采桑、狩猎、宴饮等。如在宴乐渔猎攻占纹壶中,共有人物37个,动物50个,植物37棵,建筑6处。如此丰富的内容被巧妙的组织在一起,将不同的情节内容的图案分层进行装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24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我国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对于其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农业及手工业生产也比春秋战国时期有了显著的发展。
activelyrouhw
dfsPgBpk50zmqA
factivelyrouhw
dfsPgBpk50zmqA
f2飞天、胡人等人物纹
飞天、胡人等外来人物图案,主要出现于瓷器装饰上,多为乐舞人物,从人物的形象、服饰到乐器和舞蹈的形式,都有中亚波斯的风格与特点。
426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经济文化异常繁荣,对外交流频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完成了民族化的改造,形成以社会道德规范、文化规范和艺术规范为准则的真、善、美的审美风格。
1、联珠纹
联珠纹是波斯撒珊王朝的典型纹饰,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成为唐朝时的流行纹样。联珠纹的基本构成是由大小相同的圆环平行连接而成,圆环上点缀以散点排列的圆点。
在圆环内以内适形装饰动物、人物或植物等主体纹样。联珠纹多用于唐代的织棉。
2、团窠纹
团窠纹是将单独纹样组合成圆形,然后将团窠纹按照规则散点的排列方式组织起来,构成散点排列的四方连续图案。单独纹样中的宝相花是唐代的代表性纹样,也是佛教的象征性纹样,由莲花纹演变而来。
3、唐草纹
唐草纹是以波浪线为构成骨架,在波峰与波谷间适形填充花卉纹样的连续纹样形式。唐草纹也是在吸收外来纹样的基础上,融合了本民族传统纹样所产生的新纹样,富丽饱满的造型,奔放流畅的旋律,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427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城市经济繁荣,手工业及工艺制品欣欣向荣,生产规模和工艺水平超过了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