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有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崔凤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03期
摘要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迫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的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以前的资助政策已经滞后。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资助政策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贫困生认定程度不足、缺乏信用和还贷机制、资助资金分配不均、力度小等问题进行相关探讨,最后对发展大学生资助政策提出相关的建议。关键词大学生资助政策高等教育助学贷款中图分类号:G417文献标识码:A1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及意义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逐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包括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特困生补助、通讯、伙食补贴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教育部2009年第5次新闻发布会的数字显示,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总金额约为2937亿元,比2007年的27292亿元增长76;共资助学生415624万人次。具体资助项目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学生无息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伙食补贴、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9项内容。2008年,全国用于高校学生资助的总投入为30413亿元(含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共104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直接投入15407亿元,占当年资助总投入的5066,比2007年的7528亿元增长10466。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学生的生活费问题;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还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2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1)贫困生资格认定难度大。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难的学生。贫困生一般分为困难生和特困生。在实践中,多数高校认定贫困生的依据如下:一是学生有无乡、镇、区、县的贫困三级证明以及民政局下发的低保证、最低生活保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