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具有明显的欺诈性和潜在的危害性,是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所不容许的,也是行业不能提倡的。在日常的监督工作中,可对预拌混凝土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
1)企业应根据本单位常用材料,通过系统试验确定常用配合比表,并定期验证或根据材料变化随时修正、提供施工配合比。配合比设计还应考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值。
2)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应按试验室主任签认的配合比,输入搅拌机配料控制系统,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通知单和调整通知单应关联,并存档备查。
3)监督人员可随机抽调逐盘记录,查看逐盘记录的配比和试验室签认的配合比是否相符。
13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开盘鉴定为中心,加上一些日常检查构成。
1)开盘鉴定
①开盘前的检查。检查送到搅拌楼的资料是否正确,核对操作员输入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检查使用的原材料与配合比是否相符等。
②开盘鉴定。新配合比使用或特殊配合比使用必须进行严格的开盘鉴定,包括:计算用水量、观察和易性、做坍落度试验及制作试块等。
2)日常检查
①原材料的日常检查:砂石的日常检查。以检查砂石料场为主,同时检查有无混料现象。每班检查应不少于1次。检查内容与进场抽查基本相同;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的日常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检查标识;检查使用的水泥或掺合料
f与筒仓中的水泥或掺合料是否对应等;检查外加剂的标识是否正确,使用的外加剂与储罐中的外加剂是否对应等。
②计量检查:计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混凝土生产配比中各种原材料投料是否准确,计量误差大,混凝土质量无法保证。计量检查分为静态计量检查和动态计量检查。静态计量检查是至少每月进行1次原材料计量设备的校验。动态计量检查是检查每盘混凝土和每车混凝土的整体计量误差情况,即《预拌混凝土》GBT14902中的每盘计量偏差和累计偏差。
14混凝土交货检验
预拌商品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应当在建设或监理单位的监督下,会同生产单位对进场的每车预拌(商品)混凝土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内容包括:
1)确认预拌商品混凝土类别、数量。
2)查验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拌和时问,记录搅拌车的进场时间和卸料时间。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拌和后至进场)超过技术标准或合同规定的,应当退货。
3)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测定,当坍落度不能满足合同要求时,混凝土一律不得使用。施工单位认为合同规定的坍落度无法满足泵送要求而需要增大坍落度时,应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