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乡镇评价”是诊断性评价,属于二级评价;“县级评价”是展示性评价,属于三级评价。⒉“五维”评价指标“五维”是指教师专业化发展五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五维”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素养”、“基础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①“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包括:主体性知识、学科交叉知识、新课程理念、课标研读水平;②“综合素养”的评价主要包括:专业态度、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学生心理疏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③“基础能力”的评价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资源开发能力、指导学生开展学习能力;④“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包括:反思协作能力、自主研修能力、课题设计与研究能力、主持教学论坛能力;⑤“发展能力”的评价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学优生群体培养能力、远程研修能力。五、组织与实施1初级评价基础性评价基础性评价是“三级五维”评价体系的初级评价,它主要侧重于教师在自我反思基础上的自主评价,是“三级五维”评价的基础和起点,属于鉴定性评价。评价的指标主要从“专业知识”、“综合素养”、“基础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的方法为:教师自评,通过自我反思,形成自评报告,由学校乡镇进行二级评价。评价的时间:自我评价每学期进行两次,分别在期中和期末进行。2、二级评价诊断性是“三级五维”评价体系的二级评价,它主要包括教师自我需要的诊断性评价和教师整体素质的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侧重从多渠道帮助教师获得改进自身教学行为的信息,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评价的指标主要从“专业知识”、“综合素养”、“基础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
f评价的方法为:在教师自评的基础上,先由教研组评议,再由学校乡镇领导、专业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评议组,进行公开评议,通过纵向、横向比较判断,分析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评议结果和评价对象见面,评议结果上报县级,进行终级评价。评价的时间:二级评价在每年的7月份和12月份进行。3、三级评价展示性评价展示性评价是“三级五维”评价体系的三级评价。它主要是以公开展示的形式,推广介绍教师培养和教师研训的先进集体的成功经验和作法,推广介绍教师个体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和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