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要证明某种疾病是由某一感染性病毒所引起,则必须满足以下原则:①从患病者体内分离出病毒;②在实验动物或寄主细胞中可以培养;③证明这种培养物具有滤过性;④在原始宿主或相关种属内能产生同样的病症;⑤能重新分离出病毒。1病毒的分离11标本的处理111标本的收集a粪便标本:将5g粪便标本和50mlPBS放入盛有2025颗玻璃小
珠的100ml无菌瓶中,搅拌成悬液,倒出上清,3000×g,4℃离心6mi
。b拭子和生物体液:拭子浸在23ml运载培养基中,将棉拭子中的液体尽量挤出以获得标本,如果液体被污染,应3000×g4℃离心30mi
。c组织标本:用无菌乳钵或匀浆器研磨组织标本,同时加入足量的PBS制备成20的悬液,3000×g4℃离心30mi
。112除菌处理a粪便可加青链霉素使最终浓度为10000单位毫升,置4℃过夜。b鼻咽拭子一般加抗生素最终浓度为2000单位毫升,置4℃作用4小时。
fc对乙醚有抵抗的病毒如鼻病毒、肠道病毒、呼肠孤病毒、腺病毒、痘病毒等,则可加入等量的乙醚4℃过夜除菌。
12病毒的分离培养病毒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培养病毒必须使用细胞。根据
病毒的不同选用敏感动物(动物接种)、鸡胚(鸡胚接种)或离体细胞进行分离培养(细胞培养)。121鸡胚接种a鸡卵的选择:一般都选新鲜、10天以内的受精卵以保证规格质量
上的一致。b孵育:孵育时可将鸡卵放入卵箱内进行气室向上,孵育的最适温
度为3839℃,相对湿度为4070%,孵育8日后,鸡卵应每天翻动12次,以帮助鸡胚发育匀称和防止鸡胚膜粘连。c检卵:鸡卵孵育4~5天后,即可用检卵器检查鸡胚发育情况(二天一次)。①未受精鸡卵:在检卵器上仅见到模糊的阴影。②活鸡卵:鸡胚发育4天后,在检卵器上就可见到清晰的血管,鸡卵内有一小黑点(鸡胚),有明显的自然转动。③死胎:如果发现鸡卵血管模糊、扩张、胚胎活动呆滞或不能自主地转动,则可判断胚胎频死或已经死亡,应将其挑捡出来。鸡胚孵育完毕后,用铅笔划出气室边缘和胚胎的位置待用。d接种:
f图1鸡胚卵黄囊接种:用5~8天鸡胚,以细长针头由鸡卵气室端刺入卵黄囊。孵育后取获卵黄囊膜检查。常用于某些嗜神经病毒的分离。
图2鸡胚羊膜腔接种:用12~14天鸡胚,将检材注入羊膜腔,孵育后取羊水检查。常用于流感病毒的初次分离。
图3尿囊腔接种用9~12天鸡胚,将标本接种于尿囊腔孵育后取尿囊液检查常用于培养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
图4绒毛尿囊膜接种:用10~l2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