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未得天助,否那么,其中的任何一个也能
够像秦国一样一统天下。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2分〕
⑴
⑵
⑶
〔二〕名篇名句默写〔7分〕9、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2〕歌台暖响,;舞殿冷袖,。〔3〕,〔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忧劳能够兴国,。
【三】有用类文本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光辉译者心陶澜
f余光中常说诗、散文、评论、翻译是他生命的四度空间,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美
感世界。他翻译作品产量极为丰富,有中译英的中国现代诗,也有英译中的英美诗歌,《土
尔其现代诗选》,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王尔德的戏剧《理想丈夫》、《不可儿戏》、《温
夫人的扇子》,等等。
他依旧那本赫赫有名的《梵高传》的中译本第一人。
余光中大学毕业两年后的那段时间,他的妻子范我存一直不在他周围,日益浓郁的思念
之情把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推向了深渊。“那是我一生最苦恼的时期,身多病而心常乱,几
乎无日安宁。”就在那个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读到了欧文斯通的《梵高传》英
文本。正是这本书,使余光中像崇拜梵高的绘画一样崇拜起梵高的“苦难”来。他决定
翻译此书。他把自己的大计划与梁实秋先生商量。恰好梁实秋先生也读过这本奇书,但是觉
得书太长,又牵涉到许多西方艺术史上的专业问题,就劝初涉译事的余光中不如节译算了。
但余光中认定,一本书既然值得翻译,就该全译,否那么干脆不译。
一动手翻译,果然艰难。余光中后来回忆道:“本已身心俱疲,又决定要揽下这么一件
大工程,实在特别冒险。开始的时候,只觉不胜负担,曾对朋友说:‘等到我译到梵高发
疯的时候,我自己可能也要崩溃了。’但是随着译事的进展,我整个投入了梵高的世界,
朝夕和一个伟大的心灵相对……在一个元气淋漓的生命里,在那个生命的苦难中,我忘了自
己小小的苦恼……就如此,通过十一个月的净化作用,书译好了,译者也度过了难关。梵高
疯了,自杀了,译者却得救了。”
多年后,余光中更深入地道出翻译《梵高传》的意义:“我不但在译一本书,也在学
习现代绘画,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一个伟大的心灵,同时借此考验自己,能否在他的感召之
下,坚持不懈,完成这长期的苦工。”
余光中译《梵高传》震撼了许多敏感而年轻的心灵。1957年3月,在台湾《大华晚
报》连载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