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以,前两小数字代表财年号(A),后3位大数字代表流水号(B)。
把4位的财年号、流水号压缩到两位、3位数字,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
财年号和流水号均采用“正数(3声)压缩法”结合前面提到的“财年号代表该机交付时的财年(和“年”不一样)的前两年”,财年号应该这样解读
比如财年号1987就压缩为87、然后减去2得出85,2005压缩为05、然后减去2得出03
而流水号就简单了,0123就压缩为123、1234压缩为234
f财年号压缩看来没什么问题,但流水号这样压缩不是不够准确吗?
其实1个财年里的订单几乎没有超过一千架的可能,所以流水号超过1000其实很难出现。
但并不是说这样的情况就没有,如果有,那这种压缩法肯定不够准确
问题是这是现在的标准方法,不准确也必须这样弄,更何况飞机上其实有其它的小铭牌以供识别具体是哪架飞机
说到正数压缩法对流水号有影响,就必须提下5070年代初的数字码排列方法
这20多年里一直采用1A4B模式,而非现在的2A3B,只不过都是同样的正数压缩法
同样结合前面提到的“财年号代表该机交付时的财年(和“年”不一样)的前两年”,财年号应该这样解读
比如1963财年就压缩为3、然后减去2得出1,财年号就是1
之所以搞只有1位数字的财年号是因为,那个年代的飞机简单价格便宜(而且那年头军费充足)
每架飞机只需很短时间就能出厂,而且总的订单量很大
这时用1A4B模式显然更合理,因为财年号得变化不大,而流水号已经堆到很高的数值了
由F15A改装而来的创纪录机StreakEagle(不是StrikeEagle),1A4B模式在那时已经快被更新了
而70年代F14F15的出现是关键的转折点
飞机开始变得越来越贵越来越复杂,每架飞机的生产时间变长,虽然总生产量大大减少,但整个生产周期仍就相对较长
所以可能跨了很多个财年还在生产,却没造几架出来
等于说财年号变化大,但流水号的数值却不高
用2A3B模式明显更合理
所以我认为这就是数字码从1A4B变为2A3B的关键原因
但并不是说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USAF就全部完成了由1A4B向2A3B的过渡
因为那时还存在SAC(StrategicAirComma
d,战略空军司令部),它和TAC(TacticalAirComma
d,战术空军司令部)同

92年SAC与TAC合并为现在的ACC(AirCombatComma
d,空战司令部)
f曾经SAC所属的飞机(大鸡鸡)直到几年前都还有使用1A4B的情况
这架B2摄于05年4月12日,用的仍是老式的1A4B模式
1A4B几乎就是冷战最热阶段的象征,而这段时期的流水号往往大到现在都很难想象的地步,疯狂的年代
下面第1张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