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2016年宏观经济分析论文
摘要:从2016年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国内经济仍将保持平稳,经济的韧性好,潜力大。同时经济压力增大,进入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而从国际形势看,2016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复苏状态,但不同经济体的复苏进度分化明显,英国脱欧,导致欧亚经济持续低迷,通缩的压力明显;日本经济大幅波动,自主增长动力不足;美国经济逐步步入稳定增长轨道,但贫富差距增大。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将从宏观经济方面来进行分析。
总体判断从图一中国出口表现图线可以看出,中国的出口率仍然比较高,但处于下降形势,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变慢。那么世界经济总体也变慢了经济分析2016年全球经济大幅回暖的概率较小,与2015年相比,经济增速基本持平或小幅上扬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在33至38之间。展望2016年的世界经济走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第一,美国与欧日等其他重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背道而驰的程度与后果的严重性。随着美国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一旦通胀抬头,美联储在2016年上半年加息的概率便会加大。在美国银根收紧的同时,欧日却在继续加大刺激力度,这种反向的宏观政策将产生多种效应,其中最显性的是汇率波动。美元升值对欧日出口复苏有利,但同时会引起资本向美国汇聚,从而抵消欧日的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美元汇率大幅振荡还将引起全球资产价格和资本大规模异动。第二,欧洲经济走出低迷的可能性。2015年11月,为避免欧元区经济陷入通缩泥潭,欧洲央行决定注资上万欧元购买担保债券和资产支持债券,其资产负债表规模随之扩大到30000亿欧元的峰值。欧洲央行还决定将再融资利率保持在005的超低水平。如此大规模且长时间的宽松货币政策,在防止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同时,也为经济的长期增长埋下隐患。如果缺乏实体经济相应且有力的投资与增长支撑,欧洲经济很有可能再次陷入衰退。第三,“安倍经济学”的最终效能。安政府的经济政策仍未全面深入触及结构改革,如僵化的劳动力市场、过高企业税等。市场的政策预期开始减退,日本经济停滞的征兆亦随之出现。同时,超高水平的国债、人口老龄化、生产率增长下降、农业改革进展缓慢以及虽被推迟但终将实施的消费税提高,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安倍经济学”目标的实现。第四,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新一轮改革的范围、力度和成效。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落实。2014年5月,印度新总理莫迪上台后随即启动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