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稿目录第一部分前言1一、课程性质2二、课程基本理念3三、课程设计思路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7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1水平一(1~2年级)一、运动参与11二、运动技能11三、身体健康1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7水平二(3~4年级)一、运动参与20二、运动技能20三、身体健康24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27水平三(5~6年级)一、运动参与30
二、运动技能30三、身体健康3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8水平四(7~9年级)一、运动参与42二、运动技能43三、身体健康47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5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52一、教学建议52二、评价建议55三、教材编写建议6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63附录67附录1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67附录2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69附录3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73
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