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程序
1.目的
规范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保证实验检测前标本质量。
2.范围
微生物检验标本。
3.职责
31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负责指导病人如何正确留取标本。32门诊抽血人员和病房护理人员负责临床标本的采集,特殊标本由临床医师采集。33标本运送人员负责及时送到检验科细菌室,急诊检验标本和值班采集的标本由临床科室相关人员直接送到细菌室(备注:周一至周五8:00AM~5:30PM、节假日8:00AM12:00AM送细菌室,余下时间送门诊检验室)。
4.程序
41采集标本前,采样人员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并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粘贴条形码及指导病人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等。42认真核对病人、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是否一致,严防差错。43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采用适当的技术和设备来采集标本,注意避免自身正常菌群的污染,各标本采集技术、设备和方法参见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44采集厌氧菌培养标本时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拭子,最好选择活检或抽吸物;厌氧菌培养标本的运输应避免接触空气,立即送检,切不可冷藏;厌氧标本采集与需氧标本采集均参见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45收集足够量的标本,量少可能导致假期阴性结果。46在每份标本容器上贴上条形码标识,标识中包含有病人基本信息与检验项目,有时还需标明标本来源、采集部位、采集时间。47将标本放置于合适的密封容器中。48采集样品所用材料需按照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置,参见《废弃物处理程序》)。49采集标本后,运送人员及时送到检验科细菌室。410标本运送人员收集标本时,需核对标本数,用硬质、密闭防泄漏的二级容器将标本安全送抵细菌室,参见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
f411标本送达细菌室后,运送人员需与细菌室标本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核收登记并签名。412标本采集和运输中的生物安全防护参见《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程序》。413采样人员需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采样,病人自行留取标本时,需受专业人员的指导。414所有标本必须记录采样时间并立即送检,一般不得超过2小时。415组织标本如果在厌氧转动系统中存放,不能超过20~24小时。416志贺菌(应立即处理)、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对环境温度敏感,因此脑脊液、生殖系统、眼或内耳标本不能冷藏。417标本采集后无论运送距离的远近都应按要求进行标本的包装和标识。418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详见下表。
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